赣南(赣州)、闽西(龙岩、三明)、粤北(韶关、清远)、东江流域(河源、惠州、深圳)以及梅州地区,被广泛认可为客家人的核心聚居地。在这之中,广东省的客家人口最为集中,数量接近3500万,稳居全国首位。紧随其后的是江西省,约有1300万客家人。许多人误以为福建省排名第三,实际上兴盛网,客家人口第三多的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。那么,广西的客家人口到底有多少呢?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。
距今约2237年前,首批客家人,即约50万秦军,随赵佗南下岭南地区。秦始皇统一岭南后,设立了南海郡、桂林郡和象郡,南海郡下辖古龙川县、博罗县及番禺等地。当时,秦军主力部署在东江流域的古龙川县和古博罗县,同时韶关乐昌一带及广西境内部分地区也驻有军队作为边防。秦朝覆灭后,许多军人留驻当地,成为广东和广西地区客家族群的最早先民。特别是博白县的客家人,其祖先即为秦始皇南征百越时留下的戍边士兵。
展开剩余78%不过,广西地区绝大多数客家人是在唐宋以后,尤其是明清两代,由广东梅州、惠州、河源、韶关及福建、江西等地迁徙而来。这段迁徙历史在当地的地方志和族谱中均有详尽记载。正因如此,广西客家话——在广东西部及广西被称为涯话、麻介话或新民话——与广东惠州、河源、梅州及深圳地区的客家话极为相似,几乎一模一样。
那么,广西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?答案是玉林市。玉林地区的客家人口超过300万。其中国内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县——博白县,拥有约160万客家居民。紧随其后的是陆川县,客家人口接近70万,成为广西第二大客家聚居县。此外兴盛网,北流市、容县、兴业和玉林市区合计也有超过70万的客家人口。值得一提的是,抗日名将、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廖磊就出生于陆川县。
著名语言学大师王力同样出身于博白县,现已成为玉林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。参观王力故居的游客都会了解到博白王氏家族的优良家风:“尊祖崇教,爱老敬幼,忠诚勇敢卫国家,勤奋谦逊学本领,仁义正直睦邻里。”
其次,北海市的户籍人口约有200万,客家人占据约一半。北海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也是抗日名将、十九路军创始人陈铭枢的故乡。北海的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合浦县,市区内则较为分散。著名旅游胜地涠洲岛的居民中,超过80%都是客家人。
第三,钦州和防城港(包括东兴市)地区的客家人口超过100万。防城港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防城区的大菉、扶隆、那良、那梭、峒中等乡镇,以及东兴市的马路镇、江平镇和防城区的华石、防城、茅岭三个镇。上思县的平福乡和在妙镇也有部分居民讲客家话。著名抗法抗日民族英雄、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即为防城港客家人,祖籍博白县。镇南关抗法英雄冯子材亦出自钦州,他在1885年法军侵略西南领土时,义无反顾地组织义军奋力抵抗。粤军领袖、“南天王”陈济棠也属于防城港客家人,他在广东主政期间,为广州早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良多。
第四,贺州市是广西另一重要的客家聚居地,拥有80多万客家人口,超过60%的本地居民能讲客家话,客家话在贺州仅次于普通话,是极具影响力的通用语言。贺州还保存着华南地区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客家围屋群。尤以位于莲塘镇的江氏围屋最为著名,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客家古建筑之一,被誉为江南的“紫禁城”。
第五,柳州市客家人口约为50万。第六,贵港市的客家人数超过100万。在广西,许多客家人除了讲客家话,还会说白话和桂柳话。贵港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的君子垌客家围屋群,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客家围屋群,最早建于清朝乾隆末年,主体建筑多建于咸丰年间(1851—1861),占地约6平方公里。2019年6月,该围屋群被列入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。
第七,广西的南宁市、百色市、崇左市、梧州市、桂林市、来宾市和河池市七个城市的客家人口合计远超100万,其中南宁市就有20多万客家人。保守估计,广西的客家人口总数不下于800万。这一数字让人不禁联想到海外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印度尼西亚,那里也约有800万客家人。正所谓,“有阳光的地方,就有客家人”。无论身处何地,客家人都铭记着那句古训:“宁卖祖宗田,勿忘祖宗言!”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