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想告诉你,所谓百年功名、千秋霸业、万古流芳同花财富,与一件事情相比,其实都算不了什么。这件事情就是——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。”
1
还记得17年前那个新闻吗?
一个考上985名校的姑娘,突然退学去当尼姑了。
她叫释正孝同。
2008年,她在山东大学读大二。
很平常的一天,她突然告诉室友:“我要退学,去出家。”
室友们笑了,以为她在开玩笑。
可她眼神坚定,态度笃定。大家慢慢反应过来:她是认真的!
室友们猜,她是不是感情受挫了?或者遇到什么事了?
于是纷纷安慰她。
她却摇摇头:“没啥事。就是......想找找心里那块安静的地方。”
消息传开,全校都炸了。
人人都劝她:山大可是顶尖名校啊!多少人想考都考不上!你倒好,考上了,却要放弃?
更何况,她家条件真不好。
父母干苦力活,咬牙供她读书。
她也争气,学习特别拼。
高中时,别人还在睡觉,她就起来读书了。课间除了上厕所,全在刷题。
好不容易,拼了十几年,才考上山大。
前程摆在眼前,怎么偏要出家?
2
这得从她妈妈说起。
她妈妈信佛,特别虔诚。
初一十五,刮风下雨都拦不住她去庙里上香。
平时在家,不是看佛经,就是打坐。
开始,释正孝同有点排斥。
时间久了,她也常跟着妈妈去寺庙。
那颗信仰的种子同花财富,就这么悄悄种下了。
种子开花,是在高考后。
爸妈想奖励她考上好大学,带她去旅游。
他们以为女儿会想去大城市见世面。
没想到,她选了湖北红安的天台寺。
那地方,山连着山,风景很美。
庙宇古寺,佛音袅袅,钟声缭绕,有如世外。
一进去,她所有烦恼好像都消失了,心里是从未有过的安宁。
她求爸妈:多待几天吧。
那几天,她跟着僧人念经、做早课,心里特别平和。
“这里没有焦虑,只有内心的澄明。”
回家后,她看了好多佛教的书。
有一天夜里,她做了个梦。
梦里,她站在缭绕香火间,佛祖的声音穿透梵音:“你是我座下的童子,该回来了。”
一连几日,梦境重复。
大梦醒来,她神思恍惚,不知梦中人是我,还是我是梦中人。
后来,生活里遇到烦恼,她就想起那个梦。
一想,心就静了。
犹豫了很久,她终于下了决心:剃度出家!
同学不理解,老师领导拼命劝,她爸爸更是气得跳脚。
可她很坚定。
她对父母说:
“我受不了外面那些人,整天为了名利斗来斗去。那不是我想要的日子。”
“出家是宿命,也是我真正的渴望。”
妈妈看着女儿的眼神,叹了口气:
“我不劝你,也不拦你。你自己的人生,自己选吧。”
就这样,2008年,释正孝同又去了天台寺。
这次不是旅游同花财富,是来当尼姑的。
这个寺很特别,它有国内唯一一个僧人艺术团。
为了进团,释正孝同拼命练小提琴。
山上没老师?
她就下山拜师。
来回一趟,得赶六七个小时的山路,但她风雨无阻。
凭着这股狠劲,她琴技进步飞快,很快进了艺术团。
她以为日子会一直这么平静下去。
晨钟暮鼓,古佛青灯,修禅奏乐。
没想到,一次偶然,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3
有次表演,游客注意到了长相清秀的她。
偷拍了她拉琴的照片,发到网上——一下子火了!
好多人叫她“中国最美尼姑”。
有人千里迢迢跑来看她。
记者问她感想,她淡然说:“音乐是修行的媒介,若我的琴声能让人心生善念,便是功德。”
可人红了,麻烦也来了。
“985大学生跑去当尼姑?炒作吧!”
“佛门清净地,整天听这些音乐?不如还俗!”
“和尚尼姑混在一起排练?像什么话!”
面对这些难听的话,释正孝同没多解释,只是淡淡地说:
“禅乐也是修行。世上的真善美,都值得被赞颂。”
几句话,就看出她的心胸。
4
一晃,17年过去了。
在这里,时间好像走得慢。她很享受。
寺里生活清苦。
粗茶淡饭,僧袍破旧,床硬衾薄。
加上山上没电视,电子产品管得严。这对习惯现代生活的年轻人,真是煎熬。
可她心甘情愿。
金钱也好,质疑也罢,她早看淡了。
有人问她:“放弃名校,后悔吗?”
她微笑摇头:“若留恋红尘,当初便不会来。”
她日复一日清晨打坐、砍柴担水、演奏禅乐。
她说:“佛法传递真善美足矣,繁华虚名皆是云烟。”
十载光阴未改初心,素衣青灯映出澄明之境。
父母也给了她最大的支持,常去看她。
父亲感慨说:“看到她眼里的平静,我知道她选对了路。”
有人问她:想过还俗吗?
出家17年的她,坚定地摇摇头。
她说,佛法早已不只是信仰,它和她的生命融在一起,分不开了。
现在的生活,就是她毕生所求。
或许,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。
可我们得承认:生而为人,各有活法。
只要找准了自己的路,坚定走下去,不回头,不悔恨,就无所谓对错。
人这一生,最幸福的不就是:用自己喜欢的方式,把平凡日子过得温暖又充实吗?
所以啊,别轻易评判别人的人生,更别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。
管住嘴,尊重别人的选择,别打扰别人的幸福——这才是真正的修养。
正如她所说:“修行不在深山,而在守住本心。”
我们也该学学释正孝同的父母:
尊重孩子的人生选择,别把自己的想法硬塞给他们。
要知道,孩子是借我们来到这世上,却不是为了我们而来。
我们能给的,是爱,不是想法。
能庇护的,是他们的身体,不是他们的灵魂。
衷心祝愿释正孝同,能一直守着这份初心。
也愿我们每个人,都能找到心中所求,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